关于2025级研究生调档、组织关系转移、奖助政策和户口迁移等事项的通知
各位拟录取同学:
依据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,现将调档、组织关系转移和户口迁移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调档
1.根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,2025年拟录取研究生中全日制考生均须将档案转入我校。非全日制研究生不转人事档案。
2.请各位全日制拟录取考生及时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s://zhaosheng.eol.cn/10373/main/user/login(凭报考时的姓名、准考证号、身份证号登录系统),在“调档函”模块下载并打印(彩印)调档函后,按要求填写调档函的档案所在单位名称和本人姓名,并及时交到档案所在单位。
应届新生可按以下信息填报就业派遣内容。
邮寄地址: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沱河东路8号 淮北师范大学滨湖校区研究生院
收件人:郑老师
联系电话:0561-3803593
邮政编码:235025
邮寄要求:考生的人事档案必须密封完整,并于2025年新生入学前通过中国邮政EMS或机要邮寄至我校,不可由本人携带。
二、录取通知书
结合调档工作进度,录取通知书拟于6月中旬左右发放,我校录取通知书邮寄地址、邮编、收件人及联系电话是考生网上报名时填写的信息,如有变动请登录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https://zhaosheng.eol.cn/10373/main/user/login(凭报考时的姓名、准考证号、身份证号登录系统),在4月29日-5月15日及时修改,逾期不再受理修改申请。若考生报名时所填通信地址等没有变化,请不要修改。
三、党员、团员组织关系转移
1、全日制新生党员(含预备党员)组织关系转接
安徽省内的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实行全程网上审批,无需开具纸质介绍信,党员组织关系通过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转往“中共淮北师范大学**学院委员会”(**为录取的具体学院名称);
安徽省外的,开通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组织关系互转的省份,可以将组织关系转往“中共淮北师范大学**学院委员会”(**为录取的具体学院名称),同时需要开具纸质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,下载打印党员信息采集表,介绍信抬头为“中共淮北师范大学**学院委员会”,去向为“**学院或具体党支部名称”(**为录取的具体学院名称)。
党员档案要放入本科时期档案,一并转至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。学生党员在办理入学报到手续时,应及时到所在学院党委进行报到(省外党员应提供纸质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和党员信息采集表)。
2、全日制新生团员组织关系转接
线上转接工作,新生来我校报到前,需到原团组织关系所在单位办理转出手续,需要通过“网上共青团·智慧团建”系统,发起团组织关系转出申请,转入组织选择“团安徽省委”→“淮北师范大学团委”→“**学院团委”(**为录取的具体学院名称)→“录取学院团委新生相应专业团支部”,由学院团委老师审核无误后,完成“智慧团建”团组织关系转入。
线下转接工作,由所在团组织在团员证转接页填写转出信息(应届生须在毕业前由学校院系团委在转接页填写转出信息),新生入学后携带团员证到所在学院团委办理转入手续。
四、奖助政策
为保障研究生基本生活,加大对优秀研究生的奖励,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教学、科研、管理,保证家庭经济困难研究生就学。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规定和学校实际,我校建立了完善的研究生奖助体系。
(一)全日制研究生奖学金
1. 国家奖学金。获奖研究生的奖励标准为20000元/生。
2. 学业奖学金。(1)新生奖学金。一等奖7000元/生,二等奖5000元/生。(2)综合奖学金。一等奖8000元/生;二等奖6000元/生;三等奖4000元/生。具体发放情况,按照学校的相关文件执行。
3. 社会捐助。按照捐助单位要求,不定期、不定额奖励资助优秀研究生。
(二)全日制研究生助学金
1. 研究生国家助学金。资助纳入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全日制研究生(有固定工资收入者除外),资助标准每生每年6000元。
2. “三助”岗位助学金。学校在研究生中设置“助教”、“助研”、“助管”工作岗位并发放岗位津贴。
3.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。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一次申请、一次授信、逐年审核、按年发放,由经办银行按学年直接划入学校助学贷款专用帐户。
4. 困难补助。用于资助因研究生本人或家庭突发事件、经济陷入困难者,学校根据研究生经济困难情况,提供相应的补助金额,以帮助研究生度过难关。
五、户口迁移
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,考生户口迁移遵循自愿原则。户口迁移地址:相山校区:安徽省淮北市东山路100号淮北师范大学 东区派出所,滨湖校区:安徽省淮北市沱河东路8号淮北师范大学 烈山派出所。新生须在入学后两月内凭相关材料办理户口迁移,逾期将不予办理。
我校2025年硕士研究生拟录取考生数据须经安徽省教育厅审核、教育部备案后正式生效。其它未尽事宜以录取通知书中《入学须知》为准!
淮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
2025年4月29日